台灣高鐵,是台灣引以為傲的現代化交通建設,以其尖端的技術和便捷的服務,成為台灣人不可或缺的交通方式。本文將深入探討台灣高鐵建案的各個面向,包括歷史沿革、路線規劃、列車技術、營運狀況等,讓讀者對這條高速鐵路有更全面的認識。
台灣高鐵的構想最早於1970年代提出,經過多年規劃和討論,於1991年正式動工興建。高鐵工程歷時十多年,共分為三期進行,第一期工程於2007年1月通車,南港至左營段正式營運。後續兩期工程分別於2009年12月和2015年7月通車,完成現行的全線路段。
台灣高鐵路線全長345公里,起點為台北南港站,終點為高雄左營站,沿線設有12個車站。路線大致呈南北向,途經台灣西部人口密集地區,涵蓋台北、台中、高雄等主要都會區。高鐵軌道採用標準軌距,設計行車時速300公里,讓旅客可在短時間內往返南北各地。
台灣高鐵列車採用日本新幹線技術,由日本川崎重工製造。列車採用流線型設計,車頭細長呈紡錘狀,可有效降低空氣阻力。列車編組共12節車廂,總長度為380公尺,載客量約980人。列車搭載先進的電力傳動系統,能以高速平穩的行駛,並具備自動列車控制系統(ATC),確保行車安全。
台灣高鐵於2007年通車後,營運狀況良好。根據統計,2021年高鐵客運量約為6,300萬人次,平均載客率超過70%。高鐵以其速度、舒適性和準點率,深受旅客喜愛,成為台灣長途運輸的重要選擇。
台灣高鐵已成為台灣交通建設中的重要一環,未來將持續發展和擴充。目前正規劃中的延伸路線包括:
這些延伸路線的建設,將進一步擴大高鐵服務範圍,提升台灣整體交通便利性。
以下列出台灣高鐵與其他高速鐵路的比較表格:
路線長度 345公里 2,765公里 38,000公里
車輛技術 日本川崎重工 日本川崎重工、日立製作所 中國鐵路總公司
設計時速 300公里 320公里 350公里
客運量 6,300萬人次(2021) 3.8億人次(2021) 20.2億人次(2021)
A:台灣高鐵票價根據距離和車廂等級而異,可上官網或至車站查詢。
A:台灣高鐵各車站均設有行李寄放櫃。
A:台灣高鐵僅允許導盲犬或導聽犬搭乘。
A:台灣高鐵全年無休,營運時間為清晨5時至深夜12時。
A:台灣高鐵會根據氣象預報,於颱風或豪雨等天候不佳時實施停駛或減班措施。